真情照護暖民心 愛心護理在行動 ——豐城市悉心服務打通分散特困照護工作“最后一公里”


   “真是感謝共產黨的好政策!我無兒無女,每個月都有人來給打掃衛生、理發、檢查身體,這樣的待遇以前想都不敢想。你們就是我的親人!”梅林鎮鎮新屋村 68歲黃廣興激動地說。黃廣興是豐城市分散特困人員,像黃廣興這樣的豐城市3109名分散特困人員從今年起都享受了養老“個性化服務”。

  近年來,豐城市民政局聚焦群眾關切,心系特殊群體。特別是對分散特困人員日常照料工作,在思想上重視,責任上落實,機制上健全,創新思路和舉措,促使全市分散特困供養人員生活照料服務工作取得一定成績。

  建章立制為落實分散特困人員照料工作保駕護航

  從去年910日起,結合“百日攻堅行動”活動,民政局利用2個月左右時間,在全市開展了一次社會保障扶貧大調研活動,由局領導班子成員帶隊,分成九個工作組實行“逐戶過篩,人人見面”,做到行政村和社區全覆蓋。通過上門上戶摸排摸清了全市分散特困供養人員底數,對全市3109名特困人員中生活自理能力重新進行認定,建立市、鄉、村三級分散特困供養人員動態管理臺賬,同時結合實際,在全市率先出臺了《特困人員照料護理費暫行使用管理辦法》、《豐城市分散供養人員照料服務實施辦法》和《豐城市分散供養人員照料協議》等規范文件,為落實分散特困供養人員照護工作保駕護航。

  二、規范工作流程,專業人干專業事

  雖然近年來我市逐年提高城鄉特困人員供養水平,但一些分散特困供養人員由于家庭成員缺失、生活能力不足,監護人長期在外打工,仍然存在居住環境臟亂差、一日三餐伙食差、頭痛腦熱無人照料等問題。如何破解分散特困供養人員有監護人卻無人照料的短板問題、有人照料但照料不細的常態問題,提升分散特困供養人員生活照料服務質量方面,我們的做法是讓專業人干專業事。我市以公辦養老機構為主體,為全市分散供養特困人員逐一落實照料護理人,簽訂鄉鎮、村(社區)、照料人、監護人四方協議,為分散供養特困人員提供衛生清掃、年節走訪、代辦服務、康復照料等服務,并通過現代科技手段,每次工作在釘釘打卡,上傳工作視頻,監督照料服務落到實處。自今年5月起,一支支打著敬老服務隊旗幟,穿著靚麗橙衣的隊伍開始穿行在城鄉村頭巷尾。這些敬老服務隊就是公辦養老機構招聘的護理員,每月一次上門為分散供養特困人員打掃衛生、提供代辦服務,督促特困人員的照料護理人履行照料護理義務。照料服務的實施,好比為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安排了一名家政工,既提升改善了特困人員生活狀況,又拉近了特困人員與敬老院工作人員的感情距離。拖船鎮城頭村91歲的特困人員楊棟保,眼睛不好、腿腳又不方便,因故土難離,一直獨居在村里。通過上門照料,護理員取得了老人的信任,入敬老院生活的建議得到老人采納。今年以來,通過照料服務,豐城市有50名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轉為集中供養,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改善。

  三、多方聯動,共筑分散特困護理工作保障長城

  經過一段時間城鄉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照料服務實際操作,發現分散特困供養人員現實需求實際和照料護理經費有限的矛盾,我局積極想辦法,在全市范圍內持續開展“情暖特困戶、點亮微心愿”活動。通過各街道鄉鎮、社區村(組)、網絡、微信、公眾號廣泛宣傳,發動全體黨員干部積極參與“微心愿”認領,同時動員社會各力量積極參與“微心愿”認領。無人認領的微心愿由市慈善總會兜底認領。每月認領一次,形成長效工作機制。以實現微心愿活動為契機,凝聚全社會力量,加速推動關愛特困人員服務工作的規范和創新化管理, 進一步夯實城鄉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照料服務工作,提升服務特困群眾的能力。(豐城市民政局特困供養 黃勇)

 

分散照料護理走訪圖:

圖片1.jpg

梅林鎮新屋黃廣興家2020513日照料護理前后對比圖

 

圖片2.jpg

圖片3.jpg

圖片4.jpg

圖片5.jpg